×

登錄

咨詢熱線:400-168-0561(免長途費)
當前位置:首頁 > 兒科學 > 復習指導

兒科主治醫師必會知識點(二)

2023-02-24 來源:醫學考試在線 瀏覽次數: 發布者:王老師

        “兒科主治醫師必會知識點(二)”為了幫助大家了解,小編整理如下:
        1.新生兒宮內感染

        新生兒宮內感染比較常見的為TORCH綜合征,是指由弓形蟲(T)、風疹病毒(R)、巨細胞病毒(C)、單純皰疹病毒(H)或其他病原體(O,主要指乙肝病毒、梅毒螺旋體)等所致的圍生期危害較嚴重的感染,孕婦受感染后,胎兒可發生先天性感染可致流產、死胎,新生兒絕大多數無明顯癥狀,部分可出現先天缺陷等病癥,甚或死亡。

        2.預防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
        新生兒在出生2周后應給以生理量(10μg/d)(400IU)維生素D至2歲。
        3.兒童肥胖癥
        肥胖可發生于任何年齡,但最常見于嬰兒期、5~6歲和青春期。
        4.維生素A的主要功能
        ①構成視覺細胞內的感光物質,即視網膜桿細胞中的視紫紅質,缺乏時則影響視紫紅質的合成,導致暗光或弱光下的視力障礙,出現夜盲癥;
        ②維持上皮細胞的完整性,維生素A缺乏時上皮細胞增生,表層角化脫屑,皮脂腺及汗腺萎縮,防御病菌的能力降低毛發干枯,指甲變脆;
        ③促進生長發育,維生素A促進硫酸軟骨素等黏多糖的合成,缺乏時會影響骨組織的生長發育;
        ④促進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功能;
        ⑤參與和維持生殖系統功能。
        5.兒童唾液特點
        出生3~4個月后,唾液腺漸趨成熟,唾液分泌明顯增加,因口底淺及不能及時吞咽而流涎。小嬰兒唾液中淀粉酶含量低,不宜過早喂淀粉類食物。
        6.小兒腹瀉病按病程分類

        ①急性:病程<2周;

        ②遷延性:病程2周~2個月;

        ③慢性:病程>2個月。

        7.假膜性小腸結腸炎

        由難辨梭狀芽胞桿菌引起。除萬古霉素和胃腸道外用的氨基糖苷類抗生素外幾乎各種抗生素均可誘發本病。主癥腹瀉,重癥頻瀉大便黃或黃綠色水樣,有假膜排出,少數大便帶血可出現脫水、酸中毒和電解質紊亂。

        有腹痛、腹脹和發熱等全身中毒癥狀,嚴重者可發生休克。大便厭氧培養和毒素檢測可協助確診。

        8.生理性腹瀉

        “生理性腹瀉”多見于<6個月嬰兒,外觀虛胖,常有濕疹,生后不久即腹瀉,但無其他癥狀,不影響生長發育。近年研究認為此類腹瀉與乳糖不耐受及食物蛋白敏感有關。

        9.原發性消化性潰瘍的病因

        原發性消化性潰瘍的病因與多種因素有關;

        發病機制目前認為是由于對胃和十二指腸黏膜有損害作用的侵襲因子(酸、胃蛋白酶、膽鹽、藥物、微生物及其他有害物質等)增強和黏膜自身的防御因素(黏膜屏障、黏液重碳酸鹽屏障、黏膜血流量、細胞更新、前列腺素、表皮生長因子等)減弱,兩者之間失去平衡的結果。

        10.胃腸道黏膜損害因素

        胃酸和胃蛋白酶是胃液的主要成分,也是最主要的黏膜損害因素。

        以上“兒科主治醫師必會知識點(二)”有博傲小編整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推薦課程

推薦圖書

×
熱線電話
400-168-0561
備考QQ群
醫師群: 457349802
護士群: 398775807
護士群: 392484747
藥師群: 375711639
備考微信群
博傲護理 博傲藥師 博傲醫師
20年專注醫考
性无码专区一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