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必看!歷年兒科學主治醫師名詞解釋(四)”為了幫助大家了解,小編整理如下:
1.生長發育
指小兒機體各組織、器官形態的增長與功能成熟的過程。生長就是指兒童身體各器官、系統的長大,可有相應的測量值來表示其量的變化,發育就是指細胞、組織、器官的分化與功能成熟
2.平均需要量
就是某一特定性別、年齡及生理狀況群體中對某營養素需要量的平均值,攝入量達到EAR的水平時可以滿足群體中半數個體對該營養素的需要,而不能滿足另外半數個體的可能性
3.推薦攝入量
可以滿足某一特定群體中絕大多數(97%-98%)人體的需要
4.適宜攝入量
就是通過觀察或實驗室獲得的健康人群某種營養素的攝入量,在不確定RNI時使用
5.可耐受最高攝入量
就是平均每日可以攝入該營養素的最高量
6.食物的熱力作用
食物中的宏量營養素除了為人體提供能量外,本身在消化吸收過程中出現能量消耗額外增加的現象,即食物代謝過程中所產生的能量
7.溢乳
15%的嬰兒常出現溢乳,可因過度喂養、不成熟的胃腸運動類型、不穩定的進食時間而發生。同時,嬰兒胃水平位置,韌帶松弛,易折疊,賁門括約肌松弛,幽門括約肌發育好的消化道解剖生理特點使6個月內的小嬰兒常常出現胃食道反流
8.圍生期
就是指產前、產時、產后的一個特定時期,自妊娠28周至生后7天
9.濕肺
亦稱新生兒暫時性呼吸增快,多見于剖宮產足月兒,為自限性疾病。系統淋巴或/與靜脈吸收肺液功能暫時低下,使其積留于淋巴管、靜脈、間質、葉間胸膜與肺泡等處,影響氣體交換。生后數小時內出現呼吸增快(>60次/分),但吃奶佳、哭聲響亮及反應好,重者也可有發紺與呻吟等
10.持續胎兒循環
指嚴重肺炎、酸中毒、低氧血癥時,肺血管壓力升高,當壓力等于或超過體循環是,可致卵圓孔、動脈導管重新開放,出現右向左分流,又持續肺動脈高壓。臨床上出現嚴重紫紺,低氧血癥,且吸入高濃度氧,紫紺不能減輕
以上“考前必看!歷年兒科學主治醫師名詞解釋(四)”有博傲小編整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 |
![]() |
![]() |
博傲護理 | 博傲藥師 | 博傲醫師 |